最新消息

>

同片土地,不同經歷2022/05/24

---第九屆夜間部學生 林弟兄

宣教未始,宣戰在即。


“凡事謙虛、溫柔、忍耐,用愛心互相寬容,用和平彼此聯絡,竭力保守聖靈 所賜合而為一的心。”(以弗所書 4:2-3)


猶記得上學期某堂課的講員提到跨文宣教最大的挑戰,不是適應文化差異,亦非學習陌生語言,而是與宣教同工的關係。許多宣教士離開宣教前線最 大的原因竟是同工關係出問題。聽聞當下感到相當錯愕與感慨,原本最應該彼 此相愛的同工關係竟成為宣教過程中最大的阻礙。可見老約翰在臨終前千叮嚀 萬交代的「彼此相愛」是多麼實際且直接的課題。我把講員這席話默默存在心 裡,希望短宣隊發生衝突時不用太驚訝。

接著刺激的就來了。在開會籌備的過程中,隊員之間接二連三的發生衝突,且衝突愈來愈擴大。我心裡焦急如焚,感到壓力山大。我難以想像帶著這些沒有化解的衝突出去短宣。每次籌備會議下來,我彷彿經歷一場論文口試,全身僵硬、汗出如漿。難道在宣教前必有宣戰?

身為隊長,我感到氣餒,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些衝突。我向上帝抱怨:「為什麼你要讓我們這群人成為一組?」當我感到最無力的時候,卻是我最能學習 交託的時候。我這樣禱告:「主耶穌,這不是我的短宣隊,是你的。請你親自來 處理隊員間的衝突,求你的聖靈工作。」我也將這情況告知牧者及一些弟兄姊 妹,請他們為此代禱。

奇妙的事情發生了—隊員開始彼此道歉、饒恕!我清楚地看到大家是如何願意謙卑下來,彼此認錯,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和不計算人的惡。我大大的讚美神,因為這是他奇妙的作為,唯有聖靈的能力能使人心改變。感謝主,出隊前的衝突都盡數化解,我們得以帶著坦然、沒有虧欠彼此的心出發。

 

同片土地,不同經歷。

“和你們同居的外人,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,並要愛他如己,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做過寄居的。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。”(利未記 19:34)


短宣出隊期間,每日我與駐守在家的妻子分享當日見聞時,她為我下的註腳都是:「在疫情期間尋找出國的感覺。」的確,在這五天四夜當中,我彷彿來 到一個陌生的國度,浸泡在迥然的文化中,即便腳下踏的是我熟悉的台灣故 土。

我們由北而南依序拜訪充滿異國風情的福音機構和教會:在台北,有幾十年移民歷史的越南裔聚落,在偌大的城市中尋求安身立命和身分認同;在新竹有遠渡重洋的泰國宣教士關心著泰國移工在台灣的生活,並成為他們的屬靈母親;在台中和高雄,有一群基督徒看見印尼移工的需要,便成立非營利組織,關心、接待他們,使他們是雖離鄉背井,卻能感到賓至如歸;在台南,則有一群熱情有活力的菲律賓信徒積極地關懷他們的同事,一起團契、敬拜神,並結出許多美好的果子。

有兩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。第一位是一位泰國移工—阿柴(化名)的故事。 阿柴自幼失去父親,母親也在父親去世後離開他很長一段時間,這期間阿柴被 送進孤兒院,並聽到耶穌的福音成為基督徒,但他並不是很認真地跟隨耶穌。 直到幾年前來到台灣後接觸到美麗傳道(泰國人),在她的關心和幫助下逐漸適 應這裡的生活,並對神有更堅定的信心。阿柴告訴我,在台灣的工作很辛苦, 他需要搬重物,因此傷到腰部。即便如此,他仍以能到教會與弟兄姊妹團契感 到幸福,這是他每週的確幸。

另一個故事來自在台南奇異恩典教會的菲律賓移工—羅丹(化名)。他的工 作是大夜班的作業員,要從晚上八點工作到早上八點,週一到週六。週日早上 八點下班後他有一天的休息時間,他選擇九點來到教會敬拜神,並參與下午的 小組與弟兄姊妹交通。他告訴我他之所以來到教會,並接受耶穌,是因為同為 菲律賓籍的同事向他傳福音,他們公司有將近十位的菲律賓移工因為同事的關 係而成為基督徒。而在這間教會,同樣的故事已經發生在三到四間公司當中。 他們在逆境中對神的委身及對福音的熱忱深深打動我。

離開前,羅丹握著我的手,激動又不捨地告訴我他很感謝我們到訪,用神的話鼓勵、服事他們。其實我們並沒有做很多事情或者改變他們困難的處境, 但我相信聖靈透過我們的服事溫暖他們的心,並透過他們的故事激勵我們投身 耶穌所託付的大使命。

在每天的參訪中,我都感到相當驚訝和慚愧。驚訝的是在台灣有許多角落,不,不能說是角落,而是就在你我身邊,有許多和我截然不同的生命在這片土地共同生活,走入他們當中竟感到自己像個外國人,如此可以想見他們在 台灣生活需要多大的犧牲和適應。慚愧的是,我年過三十才真真正正的接觸這些外國移工,傾聽他們的故事,理解他們的處境,並為他們的需要禱告。這些東南亞移工或許被像我一樣的許多台灣人遺忘甚或忽略,但神並沒有遺棄他們,因為祂是關心孤兒、寡婦以及寄居者的神!

 

短宣結束,關懷起步。

短宣結束前,我一邊整理那幾天的衝擊和感動,腦中一邊閃過許多近在咫尺卻未曾留意的身影:在樓下散步時遇到的印尼看護工、在球場一起打球的菲律賓小夥子、以及從越南小吃店裡的傳出的異國鄉談。上帝已經把萬國萬民帶 到台灣,想要關心外籍移工、從事跨文化宣教,並不一定要出國。

我向神禱告:「我想要更留心關懷身邊的寄居者。」

短宣回來的禮拜天下午,我一如往常去打籃球。有一位菲律賓移工也加入鬥牛。打了幾輪後,我感到心裡有個聲音在催促:「去跟他說話。」於是我主動 走向他開始談話。他叫艾倫,和太太來台工作已十年,兩個孩子在菲律賓已長成青少年。艾倫計畫盡快回國與孩子團聚,言談間透露出錯過孩子成長的失落。我從他的話語間聽出他可能是基督徒,便進一步詢問。他表明自己的信仰,並表示像神禱告是自己在異國他鄉最重要的支持。我詢問他是否願意讓我為他禱告,他欣然答應,於是我們站在球場邊一起禱告。禱告結束後,艾倫紅著眼眶握著我的手激動的說他很感動我為他禱告,這令我想起幾天前在奇異恩典教會的羅丹。他們的感動並非來自於我做了甚麼了不起的事情,而是當我願意按著神的吩咐關懷寄居者,聖靈就動奇妙的工作!

我們互留了聯絡方式,並相約下一場球賽。我知道我能為他做的很有限,但我更清楚神要為他做的是無限,而我渴望見證神的無限!

推薦更多